9984 SFTBY 軟銀 孫正義 日


願景基金做風險投資的,好像都投一些新創公司,所以勝率不佳

年度風雲人物》軟銀孫正義 投資之神跌落神壇
工商時報 鄭勝得 2023.01.03

科技股2022年以來持續下挫,導致軟銀集團旗下願景基金投資慘賠,曾被尊為日本投資之神的該公司執行長孫正義成為最大輸家。趁著市場低迷之際,孫正義悄悄收緊對於軟銀的控制、拉高自己持股比例,朝著公司下市目標邁進。

 

儘管軟銀2022財年第二季(9月底止)淨利達3.03兆日圓、重返獲利,但願景基金投資仍虧損1.38兆日圓,連三季慘賠。軟銀股價2022年迄今累漲近3%,但距離2021年2月高點仍下跌50%。

 

儘管孫正義握有軟銀實質控制權,但仍須因應股東批評指教。比方說,美國對沖基金公司艾略特(Elliott)2020年增持軟銀持股後開始指手畫腳、施壓後者做出改變,包括提高決策透明度與強化投資管理等。孫正義可能不想聽到這類聲音,希望能全權管理自家公司。  

艾略特日前已拋售幾乎所有軟銀持股,原因是他們對於孫正義經營能力失去信心。沙烏地阿拉伯與阿布達比兩大中東金主也對於孫正義感到失望。  

近幾個月以來,軟銀大規模回購自家股票,導致在外流通股票減少近9,000萬股,孫正義持股比例從2022年9月底的32.2%升至如今的34.2%,遠高於2019年3月的持股比重26.7%。  

現年65歲的孫正義如今擁有軟銀逾三分之一股權。按日本法律規定,他有權否決激進投資者提交股東的特別決議案,對於資產出售、部分股票回購、併購交易與公司規定握有更多控制權。 

 

這也讓孫正義朝著軟銀私有化目標更進一步。他過去多次在公司內部討論此想法,其一選項逐步買回股份,直到持股足以碾壓其他投資人為止。  

若孫正義持股比例增至66%,他甚至可以強制要求其他股東售股且不必支付溢價。知情人士透露,孫正義一直抱持「若買得起,絕對要私有化」的想法。 

 

SMBC日興證券資深分析師菊地悟(Satoru Kikuchi)表示:「軟銀沒有一定要上市的理由。他們不必上市便能募集所需資金,私有化後不須承受上市公司規範與相關成本。」  

軟銀內部對於公司下市一事意見分歧。支持者認為,私有化可以讓他們免於監管壓力,股東也無權過問投資與人事安排。反對者則表示,私有化會令公司財務緊張,導致併購與投資資金短缺。

投資失利 軟銀全年暴虧2200億
軟銀集團在一連串新創企業的投資中遭逢打擊,其中包含長期面臨困境的共享辦公室業者WeWork以及美國線上點餐外送平台DoorDash。
9984 SFTBY 軟銀 孫正義 日 HbpJaWK

新創公司看起來光鮮亮麗,但是營運能否成功都不知等不等得到
日本軟體銀行集團(Softbank)8日發布上季財報,繳出逾一年來首見獲利,主要受益於願景基金投資的科技公司股價上漲,為這家科技巨擘和其創辦人孫正義提供了迫切需要的鼓舞。

軟銀8日股價收盤大漲11%,攀抵2021年9月來高點,今年來漲幅逾20%。不過,這主要是受到前一天英國晶片設計商安謀(Arm)公布的強勁財報帶動;軟銀持有該公司逾90%股權。

不過,分析師表示,軟銀集團的股票市值和其持有的上市資產的價值相比,仍然低了接近50%,這反映了市場對孫正義失去信心,不相信他選擇的是正確的投資策略。MST Financial分析師吉布森表示:「市場不喜歡他將策略轉向早期階段投資,因為成功機率比後期階段投資低。」

老孫也看不準NVDA賣點

少賺好幾兆!孫正義太早賣輝達 懊悔「逃走的魚很大」
林佳鋒 | 太報 | 2024年6月22日

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昨(6/21)在東京舉行年度股東大會,創辦人孫正義對於2019年賣掉輝達(NVIDIA)股票一事感到懊悔,如果當時沒賣,放到現在可多賺1500億美元(約4.85兆台幣),「逃走的魚很大」。

《華爾街日報》報導,2019年軟銀願景基金將4.9%輝達股權全部出清,獲得33億美元(約台幣1068億元),從當時的角度來看,是一件巨大的成功,因為軟銀當初獲得股票的成本是約7億美元(約台幣227億元)。

然而,當時輝達的股價才剛要開始起飛。如果軟銀繼續持有輝達股份,到今天的價值將高達1600億美元,亦即軟銀少賺超過1500億美元。

孫正義在股東會上提到這件事時,他說,「想起那些我錯過的事情實在令人沮喪」,因為當時軟銀的願景基金要求鎖定報酬,也讓他感嘆「逃走的魚很大」。

輝達本週二股價來到135.58美元,市值逾3.3兆美元,超越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週四股價重挫,昨(6/21)以126.57美元作收,市值3.1兆美元,低於蘋果公司的3.2兆美元和微軟的3.3兆美元。

NVDA股價大起大落不容易抱得住
2019年老孫出清輝達賺了數倍,現在卻後悔賣太早。
老孫以投資科技股著稱,對輝達未來的獲利也一樣無法有效掌握預估。

AI投資讓軟銀又翻身~

 

軟銀(9984)近期股價大漲原因 (整理自ChatGpt)

  1. 財報轉盈與 AI 戰略: 2025/4–6 月季度淨利...較去年同期虧損大幅翻轉,超出市場預期... ; AI 投資策略持續受市場熱捧,包括對 Nvidia 的大舉增持、領投 OpenAI、主導耗資 5,000 億美元的 Stargate AI 資料中心計畫,... SoftBank 正積極構建 AI 與基礎設施生態系。
  2.  投資組合估值回升與債務風險改善: AI 投資帶來的收益,...進一步改善公司資產負債比與財務穩健度。
  3.  市場情緒與動能驅動:大量資金投入日經225 指數,投資者追捧大型權值股如 SoftBank。

「軟銀的投資收益 3.92 兆日元,其中源自 OpenAI 估值上升的部分達到 2.15 兆日元」

 

收益55%(=2.15/3.93)

來自OpenAI 估值

一家虧損累累的公司

然後又賣股投資OpenAI

這不是泡沫那什麼才算?

 

鉅亨網

知名科技投資機構軟銀在最新財報中引發市場關注,宣布已清倉輝達 (NVDA-US),換取 58.3 億美元資金。

 

同時,軟銀也減持了部分 T-Mobile 的股權,獲得 91.7 億美元。

 

軟銀財務長後藤芳光在財報說明會上表示,由於對 OpenAI 的投資規模較大,因此選擇透過出售股票來籌集資金以便運用。根據先前簽訂的融資協議,隨著 OpenAI 完成重組,軟銀計劃在 12 月額外投資 225 億美元。

 

今年 4 月至 9 月期間,軟銀的投資收益達到 3.92 兆日元,其中源自 OpenAI 估值上升的部分達到 2.15 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992 億元)。後藤芳光同時表示,當前無法判斷 AI 投資是否出現泡沫,重點在於維持財務穩定的同時把握投資機會。

這些投資大咖的產業遠景

常常是笑話一則

孫正義看好NVDA未來10年

結果現在就賣光

 

木頭姐吹TSLA多棒

也很快賣掉

 

Reuter:

孫正義表示,人工超級智慧(ASI, Artificial Super Intelligence)大約會在 2035 年出現,在這個未來中,Nvidia 所處的 AI 加速器與半導體角色非常關鍵。

 

ChatGPT: 

木頭姐(Cathie Wood)確實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大讚 Tesla(TSLA)是「AI與自動駕駛時代的最大贏家」,甚至喊出過 2027 年目標價 2,600 美元 的預測(ARK Invest 研究報告)。但她的實際操作卻頻繁賣出持股,這讓不少投資人覺得「嘴上看多、手上看空」。



發表意見


Name


廣告
如果您常在Klook 訂飯店、找行程等,請透過下方連結前往Klook選購,本站可能獲得部份分潤 (不會影響您的購物價格),感謝支持!
K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