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講稿心得與發問


  • 回想過去加碼(各佔2%)後的股票卻跌更低的案例:CJPRY, EJPRY, CUK, SABR(PS:我還是對這些股票很有信心)
  • 最近想若少了這些虧損,獲利會如何?於是把這些虧損加回去,後來發現其實即變少了這些虧損,整體獲利也沒增加多少,整體獲利僅增加3%
  • 心得:由這件事看得出把個股控制在2%內,即便踩雷對整體獲利影響不大
  • 期許:開這個討論串,拋磚引玉,讓大家能分享及發問,買了股票一陣子後,再回頭來看Mike大的講義,更有感覺~
  • 講義連結:多種果樹
讀完整整8頁的討論,想跟Churry 請教。
為什麼聯電跟鴻海,在不會變的公司是不及格的呢?
講簡單點,我想知道為什麼這兩家這麼大的公司算是 "會變的"公司.....

(我個人是不喜歡這兩家的經營者的,不過我想弄清楚)
鴻海的產品多元,確實也不具市場優勢,但鴻海的不變是因為工廠的規模經濟(成本最低)該公司裡面有眾多不同功能的產品經理,但是不需要業務,因為價格導向的客戶會自己找上門。我不買鴻海(紅海?)公司是因為整個市場的售價因為鴻海而血流成河(個人淺見)

我在讀講稿的時候發現,以下是講稿內容 (我好像圖片插不上來,哪位同學可以指點我一下)
這個案例跟台塑很像,台塑依舊大股東持股半邊天,最近反彈上來一波。現在ROE%呈現負的狀態,但是產業地位也沒有變,也是不變的公司,簡單易懂的產品。可是營收毛利都很難看,也出現虧損。
我想藉由這個案例跟老師同學請教,我們應該怎麼看台塑這支股票呢? 謝謝
.............................................................
"我買CALM時公司獲利很好,ROE45%,不久蛋價大跌,公司出現虧損,連續4季營收、毛利率和季報都很難看,跌到36元股價最低時有同學叫我賣,我絲毫不為所動,因它產業地位沒變,它是美最大雞蛋商,市占率23%,持續抱到現在終於大賺。
追蹤營收、 毛利率、季報看不了太遠,檢定公司有沒有變才是重點。

2008年我在40元時買台化,當時金融風暴方殷,營收衰退,單季出現虧損,還傳出中東產油國煉油廠產能開出來,成本比台塑集團低,....利空一堆,烏雲罩頂,後來股價漲到120元。



發表意見


Name


廣告
如果您常在Klook 訂飯店、找行程等,請透過下方連結前往Klook選購,本站可能獲得部份分潤 (不會影響您的購物價格),感謝支持!
K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