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猶如咖啡,有很多檔次,有很多口味,上檔次的白酒喝上癮了就覺得很好喝。 像吃榴蓮,越吃越覺得好吃。
高檔白酒(主要指茅臺)是硬通貨,液體黃金,存放年代越久越有價值。大量高檔白酒(主要指茅臺)都是金融品,被囤起來炒作,而不是用來喝的。
騰訊元寶:根据搜索结果,段永平确实曾在公开交流中提及巴菲特与贵州茅台的早期接触,但明确表示
巴菲特并未实际购买茅台股份,且相关交易因故未能达成。以下是关键信息梳理:
一、段永平透露的巴菲特与茅台早期接触
- 2013年的接触尝试
段永平在2025年3月的访谈中提到,巴菲特曾于2013年左右联系茅台大股东,询问购买股份的可能性,但遭到对方直接拒绝。这一信息与但斌的回忆录内容一致:2013-2014年,巴菲特的代表李路曾三次与茅台面谈,但因持股比例、估值等细节未谈拢而终止。
- 交易未成的原因
- 大股东态度:茅台大股东对巴菲特的投资规模、定价机制存在顾虑,认为其要求可能损害公司控制权或利益。
- 市场环境:当时茅台股价处于低位(约150-200元区间),大股东可能认为价格未充分反映公司价值。
二、段永平对巴菲特投资逻辑的解读
- 巴菲特的潜在兴趣
段永平认为,巴菲特对茅台的关注源于其品牌护城河与抗通胀能力。茅台作为中国高端白酒龙头,具备不可复制的稀缺性,符合巴菲特“买入伟大企业并长期持有”的理念。
- 段永平的补充分析
- 安全边际:段永平曾以180元股价为例,指出茅台在下跌周期中仍具投资价值,认为“价格波动是噪音,价值才是核心”。
- 长期主义:他强调茅台的商业模式(高毛利、低资本消耗)与文化属性,与巴菲特投资苹果、可口可乐的逻辑高度契合。
三、后续发展与市场影响
- 茅台的股价表现
自2013年至今,茅台股价从不足200元上涨至2025年的超1400元(复权价),年化收益率超20%,印证了其长期价值。
- 段永平的投资实践
段永平虽未直接参与茅台早期投资,但其近年持续加仓茅台,并公开表示“人民币账户基本都是茅台”,认为其是“对抗通胀的最佳资产之一”。
结论
段永平并未透露巴菲特有“购买大量茅台股份”的计划,但证实了巴菲特早年对茅台的关注及接触尝试。此次未果的谈判,反而凸显了茅台在资本市场的独特地位——即便强如巴菲特,也需面对中国企业股权结构与估值逻辑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