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川普再度當選後的投資策略


看來川普很可能再度當選!雖然巴菲特以前說過不論誰執政或是戰爭都不可能阻撓美國的持續強大,但現在世界局勢這麼動盪,法國的極右派很可能取得執政權,因而退出對烏克蘭的支持和採取與歐盟和北約不同步甚至退出的行動。川普再度當選很可能採取與盟邦脫鉤與避戰的策略,甚至更內縮的門羅主義,這樣一來俄羅斯和中共很可能會似無忌憚的趁這個難得的時機採取軍事行動。中共的圍台軍演已經在執政當局的嘲笑聲中讓全台民眾把它當成狼來了的笑話;陸客駕快艇來淡水逛街也已經變成羅生門,那天睡覺醒來機關上頭的旗子突然換了大概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了!

投資美股和其它國家的股票是我採取的分散風險的方式,但最近的世界政局發展很可能讓全球股市、貿易和經濟發展產生巨變,而我們又處在其中一個火熱的潛在衝突點裡面! 想請教各位同學有沒有什麼策略可以減少潛在的財產巨額損失的風險!

我沒有要討論政治上的對錯與個人喜好,單純想從風險的角度來想辦法讓自己辛苦賺來的血汗錢不要在這瞬時的變化中變成龜苓膏!

Mike 桑如果覺得這個議題太政治不正確或不適合在此討論了,就請幫我把它刪掉!
油、氣、貴金 跌

假如川普再度當選後的投資策略 0wy5oh6

假如川普再度當選後的投資策略 UH6hrNr
America first.
昨晚日股、歐股ADR未跟著大漲,反而下跌。
AI 寫文章的功力了得,寫社論也沒問題,給一個標題即能望文生義,未來媒體信賴及識讀素養更顯重要。

問:
近期美國對各國增加關稅,是否導致終端產品價格上升,對美國企業及民眾反而造成傷害,未能達到川普"America First"口號的目的,反而成為"America Lost"寫一篇社論分析此一現象

--
Grok3:
川普想清楚了嗎?美國關稅政策:從“America First”到“America Lost”

近期,美國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多國大幅提高關稅的政策陸續生效,旨在實現川普總統“America First”的願景——保護國內產業、減少貿易逆差並促進製造業回流。然而,這一政策的實際效果卻引發激烈爭議。隨著終端產品價格攀升,美國企業與民眾正面臨意想不到的經濟壓力,令人不禁質疑:這場關稅戰是否背離初衷,反而讓美國陷入“America Lost”的窘境?

- 關稅效應:價格上漲的連鎖反應
美國對外國商品加徵關稅的直接後果,是進口成本顯著上升。根據最新報導,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已從10%提高至20%,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品則課徵25%關稅。這些國家是美國消費品與工業原料的主要來源,例如電子產品、服飾、汽車零件等。以中國為例,2023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值約4270億美元,其中消費性電子產品占據大宗。當這些商品的進口成本增加,美國企業不得不調整定價策略,將額外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零售巨頭如Target與Best Buy已公開表示,關稅將迫使商品價格上漲。Target的CEO在接受採訪時坦言,價格調整已不可避免,而分析人士估計,美國家庭每年可能因此多支出近1000美元。從快時尚服飾到智慧型手機,民眾日常所需的諸多產品價格均受到波及。這不僅加劇了通膨壓力,也削弱了美國民眾的購買力,與“America First”提升國民福祉的初衷背道而馳。

- 企業困境:供應鏈與競爭力的雙重挑戰
美國企業同樣未能倖免於關稅帶來的衝擊。許多公司依賴全球供應鏈,尤其是中國的製造能力。例如,蘋果等科技巨頭在中國組裝產品,而中國製智慧型手機占美國進口總量的78%。關稅提高後,這些企業面臨兩難:要麼吸收成本、犧牲利潤,要麼提高售價、損失市場競爭力。對於中小企業而言,這種壓力尤為致命,因其缺乏大型企業的規模優勢,難以緩衝成本上升。

此外,關稅引發的貿易報復進一步加劇企業困境。中國已宣布對美國農產品加徵10%至15%的關稅,加拿大與墨西哥也揚言採取反制措施。這不僅影響美國出口商的收益,也擾亂了北美供應鏈的穩定性。對於仰賴出口的美國農業與製造業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諷刺的是,川普意圖通過關稅重振美國製造業,但企業卻因成本上升與市場萎縮而裹足不前,製造業回流的美夢難以實現。

- 通膨與經濟增長的隱憂
關稅政策的另一後果是成本推動型通脹的加劇。當進口商品價格上漲,連帶影響國內生產成本,進而推高整體物價水平。美國聯準會目前維持利率在4.25%至4.50%區間,若通脹壓力持續上升,可能迫使聯準會收緊貨幣政策,進一步抑制經濟增長。經濟學家警告,這種“七傷拳”效應可能導致美國經濟陷入滯脹——通脹高企與增長停滯並存,與川普承諾的繁榮景象相去甚遠。

更令人擔憂的是,全球經濟低迷加劇了關稅的負面影響。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貿易戰可能引發多米諾效應,使美國失去國際市場的信任與合作機會。盟友如加拿大與墨西哥的不滿,已讓北美貿易協定(USMCA)的穩定性蒙上陰影,而中國的報復措施則進一步升級美中對抗態勢。美國企業與民眾在這場混戰中首當其衝,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 “America First”的矛盾與現實
川普的關稅政策核心在於“3R目標”:重建製造業(Rebuild Manufacturing)、減少貿易逆差(Reduce Trade Deficit)與提升就業(Raise Employment)。然而,這三者之間存在內在矛盾。關稅雖可能短期內刺激國內生產,但長期來看,高昂的成本與報復性關稅削弱了企業競爭力,反而不利於就業增長。貿易逆差的減少也未必實現,因進口替代需要時間,而民眾消費習慣難以迅速轉向國產商品。更重要的是,價格上漲直接侵蝕了民眾的實際收入,與提升生活品質的目標南轅北轍。

有評論指出,關稅是川普“意識形態一致性領域”的產物,卻缺乏經濟現實的支撐。正如X平台上一位用戶所言:“川粉或許永遠搞不懂,為什麼關稅針對他國,卻讓自家商品價格上漲。”這一現象揭示了政策的本質:關稅並非簡單的經濟工具,而是政治理念的延伸。然而,當理念與現實脫節,美國民眾與企業卻被迫承擔代價。

- 結論: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美國近期對各國加徵關稅的舉措,表面上捍衛了“America First”的旗號,實際上卻導致終端產品價格上升,企業競爭力受挫,民眾生活成本增加。與其說這是保護美國的策略,不如說是誤傷自身的賭局。在全球化的時代,單邊主義的關稅戰難以實現單贏局面,反而可能讓美國在貿易與經濟的博弈中失利。若政策制定者未能正視這些後果,“America First”的口號或將淪為“America Lost”的註腳。當前,美國需要的不是孤立的壁壘,而是更具前瞻性的經濟策略,以真正實現國家的繁榮與民眾的福祉。
- 圖表中的「Tariffs Charged to the U.S.A. Including Currency Manipulation and Trade Barriers」欄位表示各國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稅率,但計算方式未明確公開。

- 實行細則未完成,有調整的空間。

真心希望川普政府只是藉此兌現政見,增加磋商機會。
老天保佑,世界和平

假如川普再度當選後的投資策略 - 頁 3 EjqH7GJ
關稅海嘯來襲,科技股成海景第一排

假如川普再度當選後的投資策略 - 頁 3 UeaJ6Fv
川普對等關稅繼續!上訴法院出手,暫時恢復關稅政策

川普政府的律師請求上訴法院緊急介入,「以避免無法彌補的國家安全和經濟損失。」白宮抱持同樣的論調,「非民選法官插手總統決策過程,這是一種令人不安且危險的趨勢,如果政府敏感的外交或貿易談判被激進的法官阻撓,美國就無法正常運轉,」白宮發言人萊維(Karoline Leavitt )特表示。

所以現在美國與各國數十場的貿易談判,暫時不必停止。美國關稅還是可以繼續收。

美國-歐盟貿易協議8/21公布細節:美國與歐盟已敲定關鍵產業的關稅條款,白宮將汽車、半導體與藥品的關稅上限設定為 15%,遠低於川普總統先前威脅的稅率。

CNBC/ChatGPT翻譯

川習會恐告吹!川普批中國擬限制稀土出口 揚言加徵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周五 (10 日) 在 Truth Social 發文,指控中國近日致函多國,計劃對稀土及其他元素實施出口管制,形容這是「敵意濃厚」的舉動,將造成全球市場堵塞。

 

川普強調,美國正考慮對中國商品大幅加徵關稅等反制措施,並表示原定兩週後在南韓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PEC) 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似乎已經沒有必要」。 / 鉅亨網



發表意見


Name


廣告
如果您常在Klook or KKday 訂飯店、找行程等,請透過下方連結前往Klook or KKday 選購,本站可能獲得部份分潤 (不會影響您的購物價格),感謝支持!

Klook

Klook.com

KK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