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能量產的東西,就不要碰了
水泥、鋼鐵、太陽能板、電動車、石化 等等 ....
面對中國的傾銷
除了像美國這種大國能用關稅跟他進行限制
其他真的就GG了
商周:「中國每個省,至少有一個王永慶」
中國,這個占台灣石化業外銷比重最大、最仰賴的市場,在你沒有留意的期間,已悄悄扶持至少「7個王永慶」誕生,這些人甚至連經營哲學也以王永慶為師,並且在過去5年不斷壯大。
「你可以說,他們是每一個省,都至少有一個王永慶,」一名曾任職歐洲石化公司的專業經理人形容。 煉油是最上游製程,當習近平打造「7個台塑六輕」,引發的效應是:石化業從最上游的原料乙烯與芳香烴,到最下游的5大泛用塑膠,由於中國產能在過去5年大舉開出,不僅讓中國乙烯產量在2022年超越美國,躍居全球第1大乙烯國,更讓以往台塑稱霸亞洲的化纖原料、5大泛用塑膠,呈現嚴重的供過於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