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dizen持股分享


Mike以及各位先進大家好。之前一直想發表感謝文,但一直沒有用心搞懂如何截圖、貼圖,一直到現在過年期間終於下定決心要學好截圖、貼圖的方式,在此分享持股內容如下圖,也發表心得。

我是約2009年首次報名上課,但當時僅少量金額投入台股;而2013年雖先後開戶美國券商Firstrade、E-trade,但仍自信心不足、未能投入大量部位。

直到2019年初美股行情好,便開始持續增加股票部位 (當時想到Mike提醒"5成以下隨便買"),就乖乖買到5成就停止,沒料到接著2020年初COVID-19疫情爆發,因此還有5成現金可以在2020年3~4月持續加碼,得到不錯的績效。因此能持有相當部位現金、在市場有狀況時能加碼真的很重要。

在此分享投資心得如下:
1. 多數時間維持高持股: 如果不是對巴菲特班方法有信心、維持高持股,沒辦法取得這樣的績效。這幾年的行情如果長期低持股的話,只能沾上一點邊,應該賺不到大錢。  

2. 分散持股: 大家都理解分散到100隻以上的重要性,但我自己對於"分散"的另一個體悟是"分散也要平均",不然常常會錯過大漲的股票 or 後悔飆股買太少。
   (1) 不夠分散: 可能會漏選而錯失後來大漲的股票 (例如錯過了: AXP, HCA)
   (2) 不夠平均: 避免加入太多自我主觀臆測,自己有信心的買3個單位、沒信心的買1個甚至0.5個單位,結果發生多起不看好的股票超乎預期大漲(捶心肝啊!)。例如: 當初不看好 FINMY(李奧納多)、CPYYY(森特理克公司),只買了0.5單位,沒想到至今獲利率分別280%、270%,如果當初就正常買1單位,獲利會好很多。 另一個例子是當初三大郵輪股(CUK, RCL, NCLH) 中,最看好龍頭CUK,所以當初買進單位數是 3:1:1,結果沒想到至今RCL是三者中報酬率最高的(遠高於比其他兩家合計)! 如果當初三家平均買,績效也會好很多。

3. 不要攤平: 自己的經驗攤平後有好結果的比例很低。自己分析攤平後的3種走勢: ①繼續下跌 ②持平 ③反彈,①和②都是資金身陷其中而無法抽身,真的買下去遇到③的狀況少 (賭對的成份居高。 
常常攤平只是因為不甘心虧損,想讓帳面上的平均成本「看起來有降低」來安慰自己,心理作用大於實質意義(實際上攤平前的虧損部位還是存在啊、並不能改變這個事實)。

4. 另外因工作關係因緣際會投資了韓國股票,但由於沒有韓股的盈再表,少了盈再表的神功護體無法判斷貴俗價,之前投資的韓國個股都虧損居多(LG電子、Emart、Naver等),最後只好乖乖買ETF為主、能參與市場就好(還好投資韓股比重不高)。


最後還是非常感謝Mike以及Curry, 宏比特, 阿宏, Alex Wu等,以及其他大前輩各種指導及分享,這幾年才能在股海豐收。
在此祝各位2024龍年行大運,持股再創新高!  didizen持股分享 D8tqOoA didizen持股分享 E02RQNLdidizen持股分享 HhJJJbsdidizen持股分享 60j5Ydqdidizen持股分享 Z230NRYdidizen持股分享 XSHF8Ozdidizen持股分享 OsSQnCq

「1. 多數時間維持高持股: 如果不是對巴菲特班方法有信心、維持高持股,沒辦法取得這樣的績效。這幾年的行情如果長期低持股的話,只能沾上一點邊,應該賺不到大錢。」

買敢押身家的股票才會賺到大錢。

追飆股短期可能賺得快,
可是每天戰戰兢兢地抱不了太久,
最後還是賺不了大錢。
感謝Mike大批示。學生覺得真的是要: 1.相信這套方法+ 2.願意押身家+ 3.堅持執行幾年後, 才能看得出成果。

在向親友傳教的過程中,發現要能過這3關還真是不太容易:
1. 首先能相信這套方法就很不容易了
2. 但即使相信,通常僅是小規模執行巴班方法
3. 且幾年內若遇到多頭、空頭都不易堅持下去 (多頭時跑去追飆股;空頭時覺得短期帳面無明顯獲利,可能跑去追求高配息的個股or基金 =>這兩種狀況簡而言之,即是著眼短期獲利)。

所以要有相當緣份才能修成神功啊!

各位先進大家好! 盤點2024年績效,還是能延續不錯的成績(自疫情發生以後),非常感謝Mike以及其他大前輩們無私的指導及分享,祝巴班各位蛇年持股再創新高!  
績效心得分享如下:

1. 圖1~圖3為績效頁(總表、台股、美股)。
(1) 有巴班神功護體,2024年整體還能維持在年績效21%,真是十分感謝巴班。
(2) 而在去('24)年3~4月遵守GDP理論減碼約40%,將美股由原本150檔->減碼為94檔。事後檢討當初的確是減碼太多(應該減碼25%~30%即可),其中減碼的多檔金融股在去('24)年大放異彩,我認為這一點(減碼過頭)讓績效受影響不少。

2. 圖4~圖5為台股持股及買進紀錄。
(1) 單獨新產1檔獲利大於台股其他5檔獲利總和,覺得真的要多種果樹才是上策! 如果沒有多種果樹,萬一錯過了像新產這樣的飆股,績效將會是天差地別啊~!
(2) 另外有賣掉近期變壞的中租。如果個股前景有點不對勁,還是先避一避風頭,不要讓自己陷於未知的風險中(反正已有多種果樹,如果賣錯1檔也不至於影響太大)。

3. 圖6為美股持股明細(市值)。由於去('24)年金融股大多頭,去('24)年初金融股持股僅佔36%,而期間經過GDP高減碼後,到年底竟能上升至47%,實在是驚人。看好(也是希望)今('25)年金融股走勢持續旺下去。

4. 統計完年度績效,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GDP低點加碼時機,與各位一同佈局下一個波段。didizen持股分享 F3B10Vjdidizen持股分享 DAerwsZdidizen持股分享 EgsBPHAdidizen持股分享 Hb2CV1ydidizen持股分享 J3yAFSZdidizen持股分享 XVMaesf

一、賣出 CAH, MCK (曾於2024年5月GDP高點先減碼1/3部位),期間經過6.5年漫長的等待: 
十分感謝跟Mike桑的單、以及weiwei桑提醒貴價已到。獲利幅度大,證明巴班不追熱門電子、AI股仍能大賺! 

1. 2025/11/06 賣出CAH 32股@$196.48,共賺330%,年複利25%。 
(2019/04/19 買進 48股@$45.67)
2. 2025/11/06 賣出MCK 13股@$844.83,共賺630%,年複利36%。 
(2019/04/24 買進 19股@$115.74)

 

二、在此也分享2019年紀錄當時盈再表數據: 
1. 買進時(2019年) CAH, MCK之預期報酬率分別為18%、16%,想不到結算兩隻股票年複利報酬率分別高達25%、36%,超乎預期!  

2. 須確實遵照盈再表俗買、貴賣,否則可能在上漲幾倍的過程中,時常有獲利了結出場的念頭。而在2024年GDP高點時先減碼1/3落袋為安,也有安定心情的效果。不過現在有了Mike新策略 "配置15% ETF部位",未來於GDP高點 "減碼1/3 未達貴價個股"的機會應會減少。 

3. 買進時(2019年) E*TRADE手續費仍要 $6.95/筆,看著手續費由2013年以來持續降為零手續費(除ADR),$9.99/筆 -> 6.95/筆 ->  4.95/筆 -> 0,顯示美國券商業競爭,也造就目前的美股交易成本友善很多 ^^。 

GDP高點,持續減碼貴了&接近貴價股票: 
十分感恩Mike以及各位同學的明牌,特別是持有6年的三本柱: MCK, THC, URI 都有約6倍獲利,近期賣出時覺得堅持那麼久值得了,更是感到巴班方法的威力! 

1. HII: 2025/11/14 賣出11股@$316.2,共賺67%,年複利9%。 
   (2020/4/29 買進 11股@$188.6) 
 
2. THC: 2025/11/14 賣出55股@$193.9,共賺617%,年複利33%。 
   (2018/12, 2022/10 共買進 110股@$27.04)

3. URI: 2025/11/14 賣出7股@$840.9,共賺658%,年複利37%。 
   (2019/6/1 買進 20股@$110.93)
 
 
 


發表意見


Name


廣告
如果您常在Klook 訂飯店、找行程等,請透過下方連結前往Klook選購,本站可能獲得部份分潤 (不會影響您的購物價格),感謝支持!
K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