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3 中碳 化工 台


中碳Q1每股賺1.4元 下半年可望優於上半年

中碳 (1723-TW) 今 (2) 日公布第一季財報,稅後純益 3.26 億元,季減 7.6%、年減 5.02%,每股純益 1.4 元,展望今年,看好中國景氣逐步復甦,帶動油價回溫,預期下半年可望優於上半年。

試玩Gemini 3 pro(產出答案等待30-60秒)

 

中鋼碳素化學(1723)今年獲利衰退的主要原因

根據最新的財報與市場資訊(截至 2025 年 11 月),中鋼碳素化學(1723,簡稱中碳)今年(2025年)獲利出現顯著衰退,主要是受到「價、量、匯」三重逆風的打擊。

 

以下是導致獲利下滑的四大關鍵原因:

1. 國際油價與產品報價下跌(價跌)

這是最核心的衝擊。中碳的產品價格與國際油價高度連動:

- 油價下跌:2025 年國際油價相對疲軟(較去年同期下跌約 14-15%),直接拖累了石化產品的行情。

- 苯價重挫:中碳的重要獲利來源「苯」,價格跌幅甚至超過油價(部分時段跌幅達 26%)。

- 軟瀝青下跌:即便是不直接連動油價的軟瀝青,價格也出現約 20% 以上的修正,導致毛利率從去年的 24% 左右滑落至 19-20% 水準。

 

2. 中國產能外溢與需求疲弱(量縮)

- 中國傾銷效應:中國在化工與碳材料領域的產能過剩,導致低價產品外溢到國際市場,破壞了供需平衡。

- 客戶拉貨保守:受到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影響,加上鋰電池供應鏈去庫存,下游客戶對「碳材料」(如負極材料)的提貨意願降低,甚至延後量產時程,導致高毛利的碳材料業務營收不如預期。

 

3. 上游原料供應減少(缺料)

- 中碳是將中鋼煉鋼過程的副產品(煤焦油、輕油)進行加工。由於上游鋼鐵業(中鋼集團)今年營運同樣面臨挑戰,產能稼動率調整,導致能提供給中碳的原料量減少。這使得中碳面臨「無米之炊」的困境,銷量難以放大。

 

4. 匯率因素(匯損)

- 中碳有高達八成的產品是外銷或以美元計價。2025 年上半年(特別是 5-6 月)新台幣兌美元曾經歷一波強升,這不僅導致營收換算成台幣後縮水,更直接造成了匯兌損失,進一步侵蝕了淨利。

 

總結

簡單來說,中碳今年面臨的是**「賣得比以前便宜(油價跌)、客人買得少(中國競爭與需求弱)、原料還不夠用(鋼廠減產)」**的完美風暴。

 

投資觀察點:未來的轉機需要觀察 「油價是否止跌回穩」以及 「碳材料(第二期石墨化產能)」能否在 2026 年隨著電動車與儲能需求復甦而拉升貢獻度。



🔹偉大,不靠金錢與權力衡量;善良,才是最珍貴的無價之物。


發表意見


Name


廣告
如果您常在Klook 訂飯店、找行程等,請透過下方連結前往Klook選購,本站可能獲得部份分潤 (不會影響您的購物價格),感謝支持!
Klook.com